日常飲食就可以補充B群!營養師介紹擁有高B群的食物 - 健康森活

日常飲食就可以補充B群!營養師介紹擁有高B群的食物

現代人生活忙碌、壓力大,時常感到提不起勁、活力效率不佳,睡眠品質不佳等狀況。其實這些可能與體內缺乏B群有關!維生素B群是一群水溶性維生素所組成的家族,扮演著能量代謝、蛋白質分解、情緒穩定、外在健康等,在身體中擔任不可或缺的角色。此外,想補充B群,其實不一定要額外吃保健品,在日常飲食中就藏有許多天然的富含B群的食物。

營養師將帶你認識B群,與富含B群的食物,讓你從早餐到晚餐,都可以維持一整天滿滿的好狀態!

維生素B1(Thiamine)

又稱為硫胺素,因結構中含有硫與胺,是第一個被發現的水溶性維生素B。

功能✨:

  • 有助於維持能量正常代謝,將碳水化合物、脂肪轉化成能量。
  • 維持皮膚、心臟及神經系統之正常功能。
  • 有助於維持正常的食慾。
  •  

易缺乏的族群:根據「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」與研究指出,長期酗酒、飲食、特殊生理狀況、營養不良、懷孕、哺乳、等族群容易缺乏維生素B1。

富含維生素B1的食物🍚:糙米、全麥製品、豬肉、豆類(黑豆、紅豆、綠豆)、碗豆、腰果、核桃、藜麥、蕎麥、葵花籽、亞麻籽、乳製品、動物內臟等。

依照『國人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取量 第八版DRI』的建議攝取量:

  • 0-12個月:3毫克。
  • 1-3歲:6毫克。
  • 4-6歲:男生9毫克,女生0.8毫克。
  • 7-9歲:男生0毫克,女生0.9毫克。
  • 13-15歲:男生3毫克,女生1.1毫克。
  • 16-18歲:男生4毫克,女生1.1毫克。
  • 19-71歲以上:男生2毫克,女生0.9毫克。
  • 懷孕第二、三期:額外補充2毫克。
  • 哺乳期:額外補充3毫克。

維生素B2(Riboflavin)

本身為橙黃色,又稱為核黃素。

功能✨:

  • 維持能量正常代謝,能協助將碳水化合物、脂肪轉化成能量。
  • 維持皮膚健康。
  •  

易缺乏的族群:根據「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」與研究指出,長期藥物、過度飲酒、懷孕、哺乳皆會提高維生素B2需求,進而造成維生素B2缺乏。

富含維生素B2的食物🍚:杏仁、雞蛋、蘑菇、牡蠣、乳製品、豬肝、雞肝、秋刀魚、深綠色蔬菜、全穀類、芝麻、腰果、開心果、紫菜、納豆、鱸魚、鰻魚等。

根據『國人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取量 第八版DRI』的建議攝取量:

  • 0-6個月:3毫克。
  • 7-12個月:4毫克。
  • 1-3歲:7毫克。
  • 4-6歲:男生0毫克,女生0.9毫克。
  • 7-9歲:男生2毫克,女生1.0毫克。
  • 13-15歲:男生5毫克,女生1.3毫克。
  • 16-18歲:男生6毫克,女生1.2毫克。
  • 19-71歲以上:男生3毫克,女生1.0毫克。
  • 懷孕第二、三期:額外補充2毫克。
  • 哺乳期:額外補充4毫克。

維生素B3(Niacin)

又稱為”菸鹼素”。

功能✨:

  • 有助於維持能量正常代謝。
  • 增進皮膚、神經系統、黏膜及消化系統的健康。

易缺乏的族群:根據「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」與研究指出特殊遺傳疾病、特定藥物、過度飲酒、吸收不良皆會造成維生素B3缺乏。

富含維生素B3的食物🍚:全穀類、堅果、香菇、咖啡、乳製品、牛肉、豬肉、雞蛋、豆類及其製品、酵母啤酒、花生、鮪魚、火雞肉等。

參考『國人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取量 第八版DRI』的建議攝取量:

  • 0-6個月:2毫克。
  • 7-12個月:4毫克。
  • 1-3歲:9毫克。
  • 4-6歲:男生12毫克,女生11毫克。
  • 7-9歲:男生14毫克,女生12毫克。
  • 10-12歲:男生15毫克,女生15毫克。
  • 13-18歲:男生18毫克,女生15毫克。
  • 19-71歲以上:男生16毫克,女生14毫克。
  • 懷孕第二、三期:額外補充2毫克。
  • 哺乳期:額外補充4毫克。

維生素B5(Pantothenic Acid)

又稱作泛酸,屬於水溶性維生素,本身為黃色黏性油狀物,主要生成輔酶A,參與人體多種新陳代謝之作用。

功能✨:

  • 有助於維持能量正常代謝。
  • 增進皮膚和黏膜的健康。
  • 參與三大營養素代謝,維持能量正常合成。
  • 有助於體脂肪、膽固醇的合成及胺基酸的代謝。

易缺乏的族群:根據「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」與研究指出孕哺乳者、兒童成長期、老年人皆可能有泛酸缺乏。

富含維生素B5的食物🍚:蘑菇、豆類、花椰菜、全穀雜糧、蛋黃、豬肝、乳製品、酵母、優格、甘薯、腎臟、魚類、貝類、雞肉等。。

依照『國人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取量 第八版DRI』的建議攝取量:

  • 0-6個月:7毫克。
  • 7-12個月:8毫克。
  • 1-3歲:0毫克。
  • 4-6歲:5毫克。
  • 7-9歲:0毫克。
  • 10-12歲:0毫克。
  • 13-15歲:5毫克。
  • 16-71歲以上:0毫克。
  • 懷孕第一、二、三期:額外補充0毫克。
  • 哺乳期:額外補充0毫克。

維生素B6(Pyridoxine)

又稱為”吡哆醇(Pyridoxine)”,屬於水溶性維生素,本身為白色片狀結晶,並參與許多蛋白質反應。

功能✨:

  • 有助於維持胺基酸正常代謝。
  • 有助於紅血球中紫質的形成。
  • 幫助色胺酸轉變成菸鹼素,增進快樂因子之合成。。
  • 有助於紅血球維持正常型態。
  • 增進神經系統的健康。

易缺乏的族群:根據「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」與研究指出長期特定藥物、過度飲酒、孕哺乳期、高蛋白質飲食、消化功能不佳者,皆可能造成維生素B6缺乏。

富含維生素B6的食物🍚:薤、大蒜、雞胸肉、豬里肌、水果玉米、奇異果、鮭魚、鮪魚、紫色花椰菜、九層塔、香蕉、小番茄、榴槤、葵瓜子等。

參考『國人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取量 第八版DRI』的建議攝取量:

  • 0-6個月:1毫克。
  • 7-12個月:3毫克。
  • 1-3歲:5毫克。
  • 4-6歲:6毫克。
  • 7-9歲:8毫克。
  • 10-12歲:3毫克。
  • 13-15歲:男生4毫克,女生1.3毫克。
  • 16-18歲:男生5毫克,女生1.3毫克。
  • 19-50歲:男生5毫克,女生1.5毫克。
  • 51-71歲以上:男生6毫克,女生1.6毫克。
  • 懷孕第一、二、三期:額外補充4毫克。
  • 哺乳期:額外補充4毫克。

維生素B7(Biotin)

又稱為”維生素B7、維生素H、輔酶R”,屬於水溶性維生素,本身為無色含硫結晶,人體無法自行合成,需由飲食、共生菌獲取,

功能✨:

  • 有助於維持能量與胺基酸的正常代謝。
  • 參與三大營養素反應(為反應輔酶)。
  • 增進皮膚和黏膜的健康。
  • 有助於脂肪與肝醣的合成。
  • 有助於嘌呤的合成。

易缺乏的族群:根據「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」與研究指出愛吃生食者(生雞蛋、生魚片等)、外食族、孕哺乳者、消化不良者、長期抽煙酗酒者皆可能造成維生素B7缺乏。

富含維生素B7的食物🍚:高麗菜、豆類、莓果、酪梨、鮭魚、豬肝、雞肝、乳製品、菠菜、花椰菜、香蕉、莓果、杏仁、核桃、葵花籽、花生、全麥麵包、燕麥片、糙米、蛋黃、黃豆、綠豆、沙丁魚等。

根據『國人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取量 第八版DRI』的建議攝取量:

  • 0-6個月:5微克。
  • 7-12個月:5微克。
  • 1-3歲:0微克。
  • 4-6歲:12微克。
  • 7-9歲:16微克。
  • 10-12歲:20微克。
  • 13-15歲:25微克。
  • 16-18歲:27微克。
  • 19-71歲以上:30微克。
  • 懷孕第一、二、三期:不需額外補充。
  • 哺乳期:額外補充5微克。

維生素B9(Folic Acid)

又稱為”葉酸、維生素M、維生素BC、蝶醯麩胺酸”,屬於水溶性維生素,本身亮黃色結晶。

功能✨:

  • 維持良好健康狀態。
  • 調節生理機能。

易缺乏的族群:根據「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」與研究指出愛吃生食者(生雞蛋、生魚片等)、外食族、孕哺乳者、消化不良者、長期抽煙酗酒者皆可能造成維生素B9缺乏。

富含維生素B9的食物🍚:菠菜、鷹嘴豆、鯖魚、豬肝、雞肝、紅豆、綠豆、黃豆、黑豆、燕麥、牡蠣、空心菜、韭菜、紅莧菜、碗豆仁、紅藜、葵瓜子、花生、黑芝麻、淡菜等。

依據『國人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取量 第八版DRI』的建議攝取量:

  • 0-6個月:70微克。
  • 7-12個月:85微克。
  • 1-3歲:170微克。
  • 4-6歲:200微克。
  • 7-9歲:250微克。
  • 10-12歲:300微克。
  • 13-71歲以上:400微克。
  • 懷孕第一、二、三期:額外補充200微克。
  • 哺乳期:額外補充100微克。

維生素B12(Cobalamin)

又稱為”鈷胺素(Cobalamins)”,屬於水溶性維生素,本身為紅色結晶,其結構含金屬(Co)。

功能✨:

  • 有助於紅血球形成。
  • 增進神經系統的健康。
  • 參與三大營養素代謝,維持良好體力與精神狀態。

易缺乏的族群:根據「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」與研究指出特殊消化疾病、老年人、孕哺乳者、純素者、接受消化手術者皆可能造成維生素B12缺乏。

富含維生素B12的食物🍚:杏鮑菇、海苔片、蛋黃、豬肝、木耳、金針菇、牡蠣、紫菜、乾白木耳、乾香菇、秀珍菇、小魚乾、文蛤、脫脂奶粉、鴨胗、豬頰肉等。

參考『國人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取量 第八版DRI』的建議攝取量:

  • 0-6個月:4微克。
  • 7-12個月:6微克。
  • 1-3歲:9微克。
  • 4-6歲:2微克。
  • 7-9歲:5微克。
  • 10-12歲:男生0微克,女生2.2微克。
  • 13-71歲以上:4微克。
  • 懷孕第一、二、三期:額外補充2微克。
  • 哺乳期:額外補充4微克。

總結

B群在人體中負責“促進能量代謝、情緒穩定與維持健康“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營養素。研究顯示”長期酗酒者、外食族、營養不均者、孕婦、哺乳婦女、老年人、消化吸收不良者、長期服用特定藥物者“等皆需注意B群的補充。因此,營養師建議可藉由攝取高B群食物,來補充每日所需的攝取量,以降低缺乏B群時的症狀發生。

參考資料:

  1. 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93-97年度的國民營養狀況變遷調查
  2. 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國人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取量 (第八版DRI) pdf.
  3. https://pmc.ncbi.nlm.nih.gov/articles/PMC9662251/
  4. 衛生福利部-食品營養成分資料庫
返回頂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