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常覺得早上經常賴床、下午工作效率低、工作壓力一大就想逃跑嗎?許多人在這樣的狀態下會想到補充B群,來幫助維持好的狀態,但你知道市面上B群保健品差異很大,不是吃了就有效!B群是我們身體新陳代謝與能量生成不可或缺的營養素,不過好的產品,更能幫助身體吸收,並讓身體比較無負擔。
那麼,該怎麼挑選適合自己的B群?有哪些成分需要特別注意?市面上的B群產品有哪些值得參考的推薦?讓健康森活營養師來告訴你!
文章目錄
ToggleB群該怎麼挑選?
現代人工作忙碌、飲食外食化、長期熬夜壓力大,補充B群幾乎成了日常所需。但市面上的B群產品百百種,有發泡錠、粉包、錠劑、膠囊等不同劑型,許多人會疑惑:到底哪一種比較好?事實上,除了成分和劑量,「劑型」也會直接影響吸收效率與副作用的可能性,接下來將由營養師帶你深入了解在挑選B群時,應該注意的5大挑選原則:
優先選擇透明膠囊劑型膠的B群
一、劑量穩定,較不刺激身體:
有些B群產品為了強調「高劑量、高效」,在粉包或發泡錠中加入極高濃度的維生素B1、B6等成分,雖然聽起來效果強,但其實可能會造成反效果:
空腹服用容易出現消化不適、食慾不佳。
劑量過高甚至可能影響身體健康(特別是B6過量)。
相對而言,膠囊劑型的劑量更容易控制,且在體內的釋放速度較溫和,比較不會有過於刺激的情況,適合長期穩定補充。
二、成分純淨,少添加物:
粉狀或錠劑產品常為了口感與外觀加入香料、甜味劑、黏著劑、色素等賦形劑。相較之下,膠囊產品通常更為簡單:
核心營養成分,直接以透明植物膠囊形式封裝,避免複雜的調味或加工。
膠囊外殼多以植物來源(如羥丙基甲基纖維素 HPMC)活動物膠原製成,僅作為乘載營養成分的包覆材料。
成分單純、少負擔,對於消化敏感者或注重純淨補充者來說是更理想的選擇。
三、好吞嚥,吸收速度快:
膠囊在體內溶解快,成分能迅速釋放吸收。
與糖衣錠相比,膠囊不需經過消化酵素分解包覆層,吸收速度更快,對身體也更友善。
許多人對錠劑大小、口感排斥,膠囊則多為中小顆粒,好吞食,更適合不喜歡吞藥的人食用。
選擇天然成分來源
生物活性高、吸收利用率佳:
天然來源的B群(例如:由全穀類、酵母、米糠、藍綠藻中萃取)通常已經是身體可以直接吸收的活性型態,適配度佳。
相比之下,化學合成的B群需要經過酵素轉換,吸收效率與速度較低,對於代謝功能較弱的人來說尤其困難。
如未來森活『專利C3薑黃+鋅 超級精力酵母B群』,採用全天然成分(透過酵母發酵而成的天然B群、100%法國Lesaffre天然酵母鋅、搭配美國SABINSA萃取出的 95% 高含量專利C3 Complex®薑黃素),製成的天然B群,幫助身體更好的吸收與利用!
成分更天然、對身體負擔小:
天然來源的B群通常含有其他植物共生營養素,如植化素、天然酵素、輔酶,能協助吸收、溫和代謝。
這類產品也較不會額外添加人工色素、香料或賦形劑,長期補充更安心。
副作用少,更適合敏感體質:
部分合成型B群,特別是高劑量B6,若長期過量可能造成身體負擔。
天然來源劑量則多為溫和設計,與飲食攝取劑量相近,更適合日常保健與長期穩定補充。
🌿 購買時可以從包裝與成分表上判斷,以下是2個指標:
來源標示如:米糠、全穀萃取、啤酒酵母、藍藻萃取、植物來源維生素B等,表示取自天然原料。
具有「Whole food B-complex」「Natural source」「Activated B vitamins」等關鍵字樣,代表產品較強調天然來源或升級配方。
選擇含複方成分的B群產品
支援身體代謝:
B群在體內參與能量代謝時,常常需要其他輔助營養素才能發揮作用。
- B6、B12協同作用來維持神經健康。
- B1 與鎂共同參與碳水化合物代謝。
- B群+維生素C的補充,能幫助身體維持健康更輕鬆。
若只單一補充B群,而缺乏必要的協助營養素,等於少了工具,效果可能會打折喔!
幫助情緒與睡眠品質:
許多複方B群產品會搭配牛磺酸、L-茶胺酸、鎂、色胺酸等,幫助舒適好眠。
- 牛磺酸(Taurine):穩定情緒、輕鬆愉悅。
- L-茶胺酸(L-Theanine):感到舒適自在、協助學習效率。
- 鎂:有助於肌肉及神經的正常功能與維持良好的睡眠品質。
- 色胺酸:幫助快樂因子之生成,良好情緒,協助睡眠品質。
這些成分與B群共同作用,對於現代人需要的「慢活步調+幫助入睡」特別有效。
有助於順口性:
複方配方常會加入幫助吸收與消化適應的成分,如:
- 薑黃、胡椒鹼:維持消化健康、促進新陳代謝。
- 益生菌發酵營養素:使補充後比較不會有食慾不佳、刺激感等狀況。
對於服用高劑量B群後容易感到消化不舒服的人非常友善。
複方型B群常見搭配成分一覽
類別 | 常見搭配 | 功效 |
---|---|---|
穩定情緒 | 牛磺酸、鎂、茶胺酸、色胺酸 | 感到輕鬆舒適、幫助入睡 |
幫助吸收 | 胡椒鹼、薑黃、發酵B群 | 幫助身體更好的吸收與代謝 |
維持健康 | 維生素C、鋅 | 維持好狀態與身體健康 |
營養支持 | 葉酸、鐵、B12 | 穩定日常容易缺乏的營養素(尤其素食者與女性) |
使用有專利的國際大廠原料
穩定性高,活性保留佳:
B群屬於水溶性維生素,極易因熱、光、濕氣而分解失效。
專利原料經過嚴謹製程設計,如:微膠囊包覆、耐酸技術,皆可有效保護活性不流失,確保吃進去的是「真的能發揮功能」的成分。
生物利用率更佳,補充更有效:
許多大廠原料會使用「活性型態」或「酵素轉化型態」,能直接進入體內參與代謝反應,減少轉換損耗與身體負擔。
品管嚴謹,有臨床研究支持,通常具有多國藥典或食品級認證(USP, JP, EP, GRAS)、國際第三方實驗室檢驗(如SGS)且具臨床實證其功效,在全球供應鏈中具有極高品質信譽。
📌 如何辨識產品是否使用專利原料?
- 包裝上會主動標示原料名稱+®註記(代表註冊商標)。
- 成分表上會清楚標出「來源廠商」或「國家產地」。
- 品牌官網會列出原料來源、專利證書或臨床佐證。
通過SGS食安測試
第三方公正機構,檢驗結果更具信任力:
- SGS 是全球最大的第三方檢驗認證機構,不隸屬任何品牌或廠商,檢驗報告具高度客觀性,廣受全球醫藥與食品產業認可。
- 選擇有通過 SGS 檢驗的產品,代表該產品的重金屬、農藥、微生物、塑化劑、人工添加物等皆符合安全標準。
杜絕劣質品與非法成分:
- 部分B群產品可能會有來源不明的成分。
- 鉛、砷、鎘、汞 等重金屬污染。
- 人工色素、香料、防腐劑 添加過量。
- 膠囊殘留塑化劑、或不符食品級明膠。
這些成分不但對身體無益,還可能造成肝腎負擔或長期毒性反應,通過SGS檢驗可有效排除這類風險。
🔍 購買前可以檢查以下幾點,確認產品是否通過 SGS 檢驗:
- 包裝或網站上是否標示「SGS檢驗合格」、「通過安全認證」、「無重金屬殘留」等資訊。
- 是否提供「完整檢驗報告」供查閱。
- 有報告文件日期、批號、檢測項目、通過標準等詳細內容。
- 看清楚產品是否逐批檢測,先檢後出,而非只有一次檢測樣本。
B群劑量越高越好嗎?
許多人在挑選B群保健品時,會直覺認為「劑量越高越有效」,但其實B群並不是補越多就越好!
B群屬於水溶性維生素,雖然會隨尿液排出,不過根據「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」指出,當長期攝取超量或特定族群代謝功能異常時,仍可能對身體造成帶來這些影響,以下為各營養素每天的最高劑量:
- 維生素B6(Pyridoxine)
建議上限:100 mg/天(成人)。 - 維生素B3(Niacin, 菸鹼酸)
若長期過量攝取(>500 mg/天)可能引起身體不必要的負擔,尤其糖尿病患者須注意,建議攝取前先諮詢醫師、營養師等專業醫事人員。 - 維生素B9(葉酸)
長期過度補充(>1,000 mg/天)可能掩蓋B12缺乏症狀,導致延誤診斷。 - 維生素B12(Cobalamin)
雖然毒性低,但高劑量使用不一定帶來額外效益,仍建議依個人需求與代謝狀況評估。
📌 聰明補充B群的原則
- 適量最重要:依據每日建議攝取量(RDA)與個人狀況補充。
- 選擇天然原料配方:天然原料吸收率高,劑量不必過高也能有效利用,對身體也非常友善。
- 避免單一營養素過量服用:選擇有均衡比例設計的複方配方。
- 特殊族群請諮詢醫師:孕婦、特殊慢性病患更要注意劑量控制。
B群一天劑量可以多少?
B 群包含多種維生素,每一種的每日建議攝取量(RDA)與耐受上限(UL)都不一樣,以下參考『台灣衛福部國民健康署』與『美國國家醫學院』建議針對成人(18歲以上)一般健康族群的一天攝取量:
維生素 | 建議攝取量(RDA) | 安全上限(UL) | 過量風險 |
---|---|---|---|
B1(硫胺素) | 1.1–1.2 mg | 無明確上限 | 無毒性報告 |
B2(核黃素) | 1.0–1.3 mg | 無明確上限 | 尿液偏黃 |
B3(菸鹼酸) | 14–16 mg | 35 mg(補充劑) | 易造成身體負擔 |
B5(泛酸) | 5 mg | 無明確上限 | 消化不適 |
B6(吡哆醇) | 1.5–1.6 mg | 80 mg(補充劑) | 易造成身體負擔 |
B7(生物素) | 30 mg | 無明確上限 | 無明確毒性資料 |
B9(葉酸) | 400 g | 1000 g | 掩蓋B12缺乏之狀況 |
B12(鈷胺素) | 2.4 g | 無明確上限 | 無毒性報告 |
補充B群的重點不在於「吃很多」,而是:
- 吃得安全(不過量、不含雜質)。
- 吃得有效(活性成分、吸收好)。
- 吃得剛剛好(符合身體需求)。
薑黃B群推薦
總結
我們都知道,維生素B群對人體有許多重要的作用,無論是在維持精神狀態、促進能量代謝,還是維持健康方面,都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。因此,每天定期補充B群,是健康的關鍵步驟之一。不過,市面上B群產品琳瑯滿目,該如何挑選正確的B群保健品也是很大的學問,例如:優先選擇透明膠囊劑型、天然成分來源、含有複方成分、使用有專利的國際大廠原料、通過SGS食安測試等等原則。此外,B群的攝取量不是攝取的越高越好,有些攝取過量反而會造成副作用(如B6過多可能造成身體負擔等狀況)。
因此,補充B群的重點不在於「吃很多」,而是建議吃得安全(不過量、不含雜質)、吃得有效(活性成分、吸收好)、吃得剛剛好(符合身體需求)。
參考資料:
- 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 「國人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取量 DRIs」第八版
- https://pmc.ncbi.nlm.nih.gov/articles/PMC4772032/
- https://pmc.ncbi.nlm.nih.gov/articles/PMC9662251/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