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有時候我們常常會做什麼都提不起勁,或是明明忙了一整天卻還是翻來覆去時,而這些可能都與一種叫做「血清素」的傳導物質有關。現代人因長期工作忙碌、、慣性熬夜、飲食不均,很容易使血清素失衡,若想要保持心情舒適、幫助睡眠,可以從維持血清素的濃度開始,透過日常飲食、生活習慣甚至適當補充營養素,幫助身體輕鬆回歸穩定的舒適狀態。文章中健康森活營養師會帶著大家了解什麼是血清素、對身體有哪些功能、缺乏時會有哪些症狀,以及日常中如何補充及維持血清素!
文章目錄
Toggle血清素 (Serotonin) 是什麼?
又稱為「快樂小幫手」,是人體中的一種重要傳導物質,研究指出,體內有超過九成的血清素是由健康的益生菌所產生,所以當消化道機能不佳或長期處於步調快的環境時,血清素可能失衡,進而影響心情與睡眠。
為什麼血清素很重要?有什麼作用或功效?
血清素(Serotonin)不僅是只有讓人「心情好」的功能,更在全身上下都扮演著守護者的角色,以下整理3大點告訴你
- 維持消化道機能:80%-90%的血清素由消化道益生菌產生,可使排便順暢,調節生理機能、維持健康。
- 穩定情緒:當血清素維持正常時,能保持正面思考,幫助穩定情緒,帶來更多愉悅、幸福感。
- 幫助睡眠:血清素由人體中的色胺酸合成而來,而血清素會再進一步合成褪黑激素,是維持生理機能、穩定睡眠品質及幫助入睡的核心物質。
造成血清素不足的原因有哪些?
導致血清素不足的原因有很多種,主要來自於飲食、高壓環境、遺傳等因素,以下營養師整理8大點,幫助調整生活習慣、飲食與作息:
- 長期高壓環境、經常焦慮:高壓環境會導致血清素失衡,使情緒更低落,形成惡性循環。
- 睡眠不足、作息混亂:經常熬夜、晚睡晚起,會打亂身體節律,而降低血清素的生成,影響情緒與睡眠品質。
- 缺乏陽光曝曬:曬太陽能刺激血清素合成。然而,長期待在室內、不曬太陽,容易讓血清素濃度偏低,心情低落。
- 飲食營養不均、缺乏色胺酸:血清素是由色胺酸轉化而來,若飲食中缺乏色胺酸(如牛奶、雞蛋、堅果、大豆),會讓血清素原料不足,無法順利合成。
- 消化道細菌叢生態失衡:血清素約有80-90%來自消化道的好菌,若消化道環境不佳,會影響血清素產生,進而影響心情與睡眠。
- 運動量不足:運動可促進血清素與多巴胺分泌,並帶來快樂感;當長期久坐、不走動時,則血清素分泌量減少,容易使心情感到低落。
- 過度依賴咖啡因或酒精:咖啡因、酒精雖可以短暫提神、感到輕鬆,但過量仍會擾亂作息,影響血清素功能,反而使情緒與睡眠變差。
- 慢性疾病或荷爾蒙失調:特定慢性疾病或女性階段性波動(如經期、更年期)也會影響體內血清素的穩定度。
血清素不足或缺乏時的症狀?
如何知道血清素不足?血清素不足會怎樣?當血清素分泌不足時,可能會出現以下狀況:
- 情緒不穩、容易煩躁或焦慮。
- 注意力不集中、記憶力變差。
- 食慾異常(特別愛吃甜食或暴飲暴食)。
- 不好入睡者。
- 特別敏感族群,容易感到緊張或沒動力。
因此,長期缺少血清素,可能產生負面情緒、提不起勁、經常焦慮等相關問題,所以維持血清素在體內的平衡非常重要。
如何補充或增加血清素? 6種日常方法專家告訴你!

我們可以透過日常生活中的小習慣,維持血清素的濃度,以下提供6種小技巧:
曬太陽:陽光中的紫外線能刺激體內血清素生成,每天曬太陽10-30分鐘是很好的習慣,建議早上或中午曬太陽效果最佳。
做法:每天早上去散步、曬太陽,讓陽光照到臉和手臂,不僅提升維生素D合成,進而刺激生成,維持血清素濃度,也能夠讓心情更穩定!
運動(每週運動3-5次,至少30分鐘):中等強度的運動(能有效刺激血清素分泌,保持一整天的好心情。
推薦運動:快走、慢跑、瑜伽、游泳、跳舞,或在家做伸展操也是很好的選擇。
飲食均衡:攝取富含色胺酸(血清素原料)的食物,如香蕉、堅果、豆腐、乳製品,有助血清素合成。
食物推薦:
- 蛋白質:牛奶、優格、雞肉、火雞、雞蛋、豆腐、毛豆。
- 堅果種子類:腰果、杏仁、葵瓜子、南瓜籽。
- 全穀雜糧類:燕麥、糙米、全麥麵包。
💡 搭配碳水化合物(如飯、地瓜),更有助於色胺酸的吸收率,進而維持血清素。
良好作息:規律的睡眠與作息,是維持血清素與褪黑激素平衡的基礎,睡得好,心情自然好。
睡前小撇步:遠離3C產品、喝溫牛奶、寫感恩日記、按摩穴道,幫助更快入眠。
適當放鬆:冥想、深呼吸、按摩、泡澡、聽音樂、寫日記、與朋友聊天或從事自己喜歡的活動,能感到舒適自在,間接維持血清素之濃度。
適度補充保健品(視個人需求):若飲食難以攝取足夠營養素,可選擇含有色胺酸、GABA、鎂、B群等成分的保健品,幫助入睡穩定情緒、維持睡眠品質;補充好眠相關產品前,可諮詢專業營養師或醫師,選擇適合自己的保健食品。
總結
血清素在人體中扮演重要的角色,無論是在消化道、整體健康維持等,具有維持消化道機能、穩定情緒、幫助入睡、穩定睡眠品質等作用。而造成血清素不足的原因有很多種,包括:長期處於高壓環境、睡眠不足、細菌叢生態改變、營養失調、運動不足等。
可以藉由定期運動、曬太陽、均衡飲食、適度補充保健品、規律作息等,來維持體內血清素之濃度,保持每天的好心情與好睡眠。
